外援助阵,恒大横扫亚洲;国脚受制,国足屡遭挫败。
中国香港在东亚杯比赛中以微弱优势败给了中国队,国足虽然只取得了小胜,但这一战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。在这场比赛中,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虽然首发出场,但他的表现却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般出色。相较之下,王钰栋和张玉宁的发挥仿佛更加符合外界对于“外援”的期待。
塞尔吉尼奥的表现,可以说是中国足球非血缘归化的一种体现。在归化球员的引入上,中国足球曾经寄予厚望。然而,在恒大主导的五个非血缘归化中,除了洛国富在李铁的麾下偶尔有闪光表现外,大多数归化球员都显得碌碌无为。国足在非血缘归化的加入后,并没有在成绩上取得明显的提升。
这其中,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:同样是“外援”带着国脚踢,为何当年的恒大能够横扫亚洲,而国足却频频被虐?这固然与对手的实力有关,毕竟亚洲最好的球员大多在欧洲踢球。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,中国足球自身存在的问题。
以归化球员的体型变化为例,艾克森、洛国富等人在来到中国后,体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艾克森从精壮的全能中锋变成了“肥熊”,而洛国富更是体重一度增加了20斤。这样的体型变化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竞技状态,也反映了中国足球在管理和培养归化球员方面的不足。
此外,中国本土球员的水平也在不断下滑。从85到88年龄段的球员,他们在国少、国青时期的实力一直是亚洲同年龄段前三名。然而,在成年国家队层面,他们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从某个时间节点开始,我们的各级国字号已经长时间无缘世少赛、世青赛等重要赛事。这意味着我们的年轻球员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力已经严重下滑。
当这些从小到大在亚洲赛场一直输的球员进入国家队开始挑大梁时,国家队的表现自然难以令人满意。我们不能指望这些从小就输球的球员,在进入国家队后就能突然变得强大起来。这需要我们从根源上思考和改变中国足球的问题所在。
因此,中国足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升:包括加强归化球员的管理和培养、提高本土球员的竞技水平、加强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和选拔等等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有望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